剛進入初中的孩子,畢竟心智還不成熟,對社會、人生的認識還不充分,所以稍微一遇到挫折和打擊,就很容易疲累、苦惱,覺得事事不如意。孩子感到困惑的同時也讓每一位做家長的感到不安。因為,有很多家長也處于迷茫的狀態之中,他們根本就不知道該做好哪些準備,不知道自已具體能幫助孩子去做的事情有哪些。
我們知道,初中是孩子成長的必經階段,是孩子人生一個全新的開始,告別了小學,進入初中,不僅時學業的提升,更是身心的全面成長。初中階段的孩子,思想和學習上葉與小學有了明顯的差別,如:學習內容、學習強度、學習方法、思維方式、心理傾向等,總體來看,小學的課堂教學活潑,容量小,作業小,擴展性小,主要是語文、數學和英語三大學科的學習,學科內容相對較小。中學課堂教學容量大,科目增多,而且都是有獨立學科體系的內容。它既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,更注重學生的學科知識的擴展和應用。
對于從未經歷什么大事的孩子來說,從小學升到初中,是孩子人生中的一個重大轉折,或者說第一個學業上的轉折點。在這個時期,孩子不僅生理、心理在成熟的過程中,而且許多方面都需要適應。適應得快,學業上會突飛猛進,反之則陷入低谷。在這個轉變期,家長習慣的養成和學習知識的重要時期。無論是學習內容、學習范圍,還是學習方式、方法,與小學比較起來,學習上出現了困難。在初中階段,家長要特別注意培養孩子認真學習、善于思考、勤于動腦動手動口的習慣,培養獨立學習、主動探索、積極進取的精神。學習上一定要注意:先預習后上課,先復習后作業,上課專心聽講,課后認真復習,定期整理聽課筆記,不斷提高自己的自學能力。要科學安排好時間,選擇最佳學習時間和方法,合理分配時間,注意勞逸結合、交替用腦,還有注意養成演講習慣、讀的習慣、制定計劃的習慣等各種良好的學習習慣,是節省學習時間好提高學習效率的最為基本的方法。(東莞家教網)